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以案说法|高校招生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5-08-22    点击: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高校招生工作事关教育公平,涉及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社会高度关注,群众高度关切,招生领域出现腐败问题,将严重损害学校政治生态,影响教育公平公正。招生录取相关部门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强化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规范招录程序,规范操作流程,坚决杜绝一切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全体招录工作人员必须讲政治、讲全局,严格遵守各项招录工作纪律,严把“人情关”“金钱关”,确保招录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案例1

西安美术学院因工作人员疏忽大意造成8名考生被录取两天后遭退档。2021年7月15日,有考生家长反映,8名专业考生被西安美院录取两天后遭退档,原因是语文成绩不满90分。陕西省招办向家长解释,错误录取的根本原因在西安美院。17日,西安美院招生处回应,此事是工作人员失误所致。书法专业录取要求语文必须满90分,但是录取时,工作人员漏设了这个条件。8名考生总分过线,但语文均不满90分。最终,6名退档考生被C段志愿录取,其余2人打算复读。涉事的工作人员被停职。

案例2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张军利用职务之便为考生篡改试卷分数,使不符合条件的考生被录取。2018年3月22日,计算机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结束后,张军召集党委书记练伟杰、副院长余志文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毅仁开会,研究确定拟录取结果,其间对10名考生复试分数进行更改,5人成绩调高后被录取,3人被降分,其中一名复试成绩原为小组第一的学生,被调分后甚至直接改为了不及格,影响了相关考生的录取结果。张军被免去计算机学院院长职务,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解除聘用合同,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其相关人才计划入选资格或称号;其他负有失责责任的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和分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人员被问责。

案例3

湖北武汉工程大学原院长张媛媛打招呼、改分数违规录取研究生。张媛媛在2018年研究生招生复试期间,违规向多名考官打招呼要求关照两名考生,给考官发短信称“校领导关系关照的”,还违规修改二人试卷答案和分数,受到劝阻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伙同领导和家属短信威胁好意提醒的同事。湖北武汉工程大学决定给予张某某撤职处分以及降低岗位等级处分,两名通过改分进入该校读研的学生,已在2018年9月被学校“劝退”。

案例4

西南大学考研试题泄露案。2018年12月23日,不少考生爆料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试题泄露。有考生对照发现,网上泄露的试题与考试题目完全重合,甚至名词解释的顺序都一样。经查,事故原因系命题教师王某某违反保密规定,考前向教师刘某某泄露考试内容,其又向某考生泄露试题。根据通报,除了对上述涉事人员进行处理,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某某、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杨某某等也被免职。同时也启动了对校领导的问责程序,教育部通报给予西南大学校长张某某行政警告处分,副校长靳某某行政记过处分,副校长崔某某行政记过处分。

案例5

湖南工程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原负责人陈婧婧伙同保卫处征兵办原主任彭卓篡改学生考试成绩并非法获利。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陈婧婧以非法获利为目的,伙同彭卓等人使用该校教务处运行岗位负责人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湖南工程学院信息理系统的教务系统,将18名学生的63门考试成绩由不及格改为及格。2022年9月,陈婧婧因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彭卓因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陈婧婧、彭卓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案例6

江西两所高校教师组织江西省专升本考试舞弊。2021年6月,南昌理工学院原教师罗某、姜某、杨某某、任某某、刘某某等5人,江西工程学院原教师桂某某、孙某某、熊某某、杨某某、周某、陈某、张某某、占某某、赵某某等9人,参与组织江西省专升本考试舞弊事件。14名涉事教师由所在高校进行开除党籍、行政开除、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理,并由所在高校报请省教育厅丧失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两校主要负责同志、其他参与舞弊事件的教师以及监考违规和失职的118名相关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程度分别予以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以及警告、开除、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党纪政务处分。

警示:高校招生工作事关教育公平公正,事关千万学子前途命运,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以上案例的违纪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招生录取、命题阅卷、主考监考、成绩管理等环节,有的是无原则接受相关利益人的请托,拿招生考试“私相授受”做人情;有的是明码标价搞“分数卖钱”和招生运作,通过篡改成绩、招录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收取“活动经费”;有的是监守自盗,参与和组织考试舞弊以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这些行为践踏了教育公平,损害了高校招生考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侵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全校各级领导干部及教职员工务必从上述案例中深刻吸取教训,在招生工作中既要守住底线、红线,又要防止玩忽职守、不正确履职尽责,切实保障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来源:中共内蒙古民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站

Copyright © 2020 鞍山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辽ICP备 20009033号-1 辽公网安备 21030602000021号